跳至主要內容

交諮委:徹底排查輕軌隱患

上周氹線列車訊號車門故障致停

交諮委:徹底排查輕軌隱患

今年首四個月出現三宗輕軌系統營運事故後,上周輕軌氹仔線再度發生兩宗因列車訊號和車門故障而導致停運的事件,引起社會關注。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兼街總副理事長張淑玲表示,輕軌作為本澳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頻繁故障不僅影響居民日常出行,更損害澳門旅遊城市的形象。

她督促政府責成列車系統供應商查明並檢討故障成因,提供完整的技術報告,力保輕軌服務的穩定性。此外,今年政府對輕軌合同展開中期評核,期望當局與輕軌運營方訂定更明確的服務協議,將故障率、緊急處理效率等作為考核指標,提升緊急應對與資訊發佈能力,切實提升輕軌整體服務品質。

頻故障損旅遊形象

“輕軌為主,巴士為輔”是本澳公共交通的政策目標。近年,輕軌的路網覆蓋率雖持續優化,惟故障問題一直備受社會關注。她表示,輕軌作為一種高運量的公交工具,其搭乘人次正持續攀升,而輕軌系統的頻繁故障不僅影響公眾對其服務穩定性失去信心,更降低居民使用輕軌的意願,同時不利本澳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發展定位。

因此,她督促政府應徹底排查設備隱患,對輕軌的日常訊號系統、電纜、電網等關鍵設備全面檢測,並與列車系統供應商和專業檢測機構合作,建立故障資料庫以分析故障規律,制訂相應修復方案,防止類似問題再次發生。此外,應定期按照維修保養手冊維護,及時更換或升級損壞或舊化的零件,並完善整個網絡信號設施。當局宜增加日常維護頻率,特別是在使用高峰期和惡劣天氣前後,進行全方位的風險排查,力爭從“事後搶修”轉向“事前防控”作為工作導向。

完善事後通報機制

緊急情況處理方面,她建議加強員工在緊急狀況下的應對培訓,完善處理流程,並建立對危急情況的快速應變能力。在故障期間,為減低對乘客影響,當局應積極啟動未受影響的輕軌路段提供列車服務,並做好公共巴士的銜接,以更好地應對突發事件並保障乘客安全。

此外,輕軌公司目前主要依靠新聞稿或電郵方式向媒體發佈資訊,缺乏社交媒體平台的及時通知,導致居民和旅客抵達輕軌站時,才得知服務因故障而無法使用。她期望當局完善事後通報機制,通過“澳門出行”“巴士報站”等應用程式或全澳巴士站電子屏同步顯示故障訊息,讓公眾能夠第一時間獲得相關資訊。

此外,她建議參考鄰近地區軌道交通的事故通報和罰款機制,加強對輕軌運營的監管,並與輕軌運營方訂定更明確的服務協議,將故障率、緊急處理效率等作為考核指標。同時,可設立居民共同監督機制,邀請公眾參與,定期聽取運營方的匯報,跟蹤整改措施的落實情況,以增強資訊透明度,提升居民對輕軌服務的滿意度和信任度。

發佈日期︰
2025-08-03
消息來源︰
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