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取消「澳車北上」每日限額「有辣有唔辣」

隨著「澳車北上」政策的效益日趨彰顯,「澳車北上」已經成為澳門特區部分「有車階級」的特殊「福利」,在突顯「一國兩制」優越性的同時,也方便澳門居民北上消費,及以個人名義融入及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因而受到已登記「澳車北上」駕駛者的歡迎。但基於每日只有二千個預約配額的限制,也讓他們經常要處於預約「爭崩頭」的狀態,尤其是在節假日的時段,這也影響了另一部分尚未登記者的「參與」意欲,正在觀望中,這也正是近期新登記數量增長處於「瓶頸」狀態的其中一個原因。因此,取消每日二千個限額的呼聲漸高,即使是未能完全開放,也適宜以循序漸進方式逐步增加名額,直到完全開放。
其實,「橫琴單牌車」就有一個從每日限額到取消限額,直到完全開放的過程。實際上,「橫琴單牌車」政策最初實施時,是每日只有一百輛的限制的,即使是在第二階段,每日也只有二百輛的限額,比現在「澳車北上」的每日二千輛限額還要少得多。但在取得經驗後,從二零一八年的名額量增至二千五百個,到二零二一年再由五千個增至一萬個,再到二零二二年八月二十二日起全面放開澳門非營運小客車(九座及九座以下)入出合作區配額,取消配額總量限制,就在「橫琴單牌車」的領域呼應了「澳車北上」領域的強烈要求。
現在,橫琴口岸平均每日有六千一百輛次「橫琴單牌車」通關,佔日均車流量九千三百輛次的百分之六十五,「橫琴單牌車」單日最高車流已超一萬零三百輛次,是「澳車北上」每日二千輛限額的五倍。議員梁孫旭書面質詢「橫琴單牌車」北上政策預計何時落實?如果正在由粵澳雙方商議的「橫琴單牌車北上」政策得到落實,相信將會吸引更多的具有資格者參與「橫琴單牌車」,而且會有部分本來已經參與「橫琴單牌車」,但因為不能「北上」,而基於「橫琴單牌車」與「澳車北上」只能是「二擇一」,而取消「橫琴北上」改為登記「澳車北上」者,「回流」到「橫琴單牌車」,使得在橫琴口岸通關的「橫琴單牌車」流量更多。
在理論上,取消「澳車北上」每日限額,不會對珠海市及鄰近市以至整個廣東省的交通形成較大的壓力。因為現在珠海市的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一百萬輛。此外,通過道路監測情況估測,珠海還有約十五萬輛外地號牌車輛長期在市內行駛。而澳門特區的輕型汽車保有量只有十一萬六千多輛,其中有二萬多輛已經取得「粵澳兩地牌」,早已「消化」了對珠海市的交通「壓力」。因而即使是取消「澳車北上」的每日限額,與珠海市現有的一百多萬輛汽車來說,也只是「杯水車薪」。何況,也根本不可能是澳門特區的十一萬輛輕型汽車,在每日都同時湧入珠海及其周邊城市。因此,珠海市以至廣東省,是完全可以容納澳門汽車全部「北上」的。而且根據「澳車北上」對促進珠海市及周邊城市的消費,而內地的經濟增長要素是由出口、投資、消費等三大板塊組成,目前對推動消費增長極為渴望的現況看,內地可能還「巴不得」立即就取消「澳車北上」的每日限額。
但取消「澳車北上」每日限額,可能會遇到某些「技術問題」,而且都與不同形式的「雙向奔赴」有關。其一是澳門特區與廣東省的「雙向奔赴」,廣東省可能會因此而要求澳門特區盡快落實「粵車南下」的進程。實際上,在籌劃「澳車北上」時,是將之與「粵車南下」捆綁起來的。但因為澳門要接納「粵車南下」,將會面臨許多實際問題,包括面積小、人口密集,尤其是道路容納量已經「爆棚」,而當時中央政府正在推動落實多項「惠澳」政策措施,因而在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相關規定時,就單方面落實「澳車北上」,而暫時擱置「粵車南下」。現在,「粵車南下」即將在香港特區實施,倘若澳門要增加「澳車北上」的名額,恐怕也「不好意思」繼續是「單方面要著數」,也得考慮落實「粵車南下」的具體措施吧?
其二是港澳之間的「雙向奔赴」。其實嚴格來說,不是港澳之間的「雙向奔赴」,而是香港特區可能也要求「比照」澳門特區,取消「港車北上」的預約日限制。現在「港車北上」已經取消每日配額限制,改為不設配額計劃,但仍需透過指定網站進行預約出行。從二零二五年九月一日起,除了特定的公眾假期、前夕、或特定日子外,逢週二和週三無需預約便可出行之外,其餘大多數日子仍然需要預約。如果取消預約制,可能會有更多的香港合資格車輛參加「港車北上」登記。目前香港特區私家車的數量約為六十四萬多輛,已進行「港車北上」登記備案的車輛有十萬九千多輛。粵港政府同意自二零二五年一月起,將每日處理的申請數目由四百宗增加至五百宗,以應對新申請和續期申請的需求。
其實,「港車北上」和「澳車北上」政策的推動,除了是落實貫徹《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相關規定,增強三地的互通融合之外,還帶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為了提高港珠澳大橋的通車量。實際上,投資額為一千二百億元的港珠澳大橋,由於是採用「單Y」的設計,而且也由於三地制度的阻隔,因而在開通的初期,每日的車輛通行量大約維持在日四千三百輛,單日車流量最高也不過七千一百零六車次。尤其是在疫情爆發的三年間,那就更是「草繩穿豆腐——不堪提」了。因此,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廣東省關於香港機動車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內地的管理辦法》就規定,所有「港車北上」的車輛,都必須在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入出境,而不能從與深圳接壤的所有口岸通關。其目的,就是為了充分利用港珠澳大橋,「谷起」其使用率。當然,同時也是提高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的使用率。
而取消「澳車北上」的每日限額,就無法起到提高港珠澳大橋通車量的作用,因為「澳車」無需「上橋」。相反,由於按照廣東省政府《關於澳門機動車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內地的管理辦法》,及粵澳兩地政府所簽署《澳門機動車入出廣東協議》的規定,「澳車北上」的車輛必須是由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出入境,因而倘是取消「澳車北上」的限額,這就與已經「排長隊」的「北上港車」形成更嚴重的「塞關」現象。當然,在實行「橫琴單牌車北上」後,澳門特區政府以「北上澳車」反正沒有使用港珠澳大橋,並導致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汽車通道嚴重擠塞等為由,與廣東省政府協商,「澳車北上」可以改為在擁有較多汽車通道的橫琴口岸通關,或將可解決此問題。
但隨之而來的澳門本地消費被進一步「架空」,及倘廣東省政府不接受「澳車北上」經橫琴口岸通關的要求,而導致新城填海區A區道路擠塞的問題,就要有澳門特區自行解決。

發佈日期︰
2025-11-13
消息來源︰
新華澳報